品牌管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或给我们留言
管理故事
您的位置:首页 > 品牌管理 > 管理故事

叶继春:赤心启新程 为宁波科创产业注入澎湃“智动力”

发布时间:2025-07-30  点击量:17

 十多年前,带着海外求学积淀的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叶继春博士举家踏上归乡之路。回国后,他始终扎根浙江宁波这片热土,以实验室为阵地,组建起精英团队,专注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科学研发领域,帮家乡抢占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先机。

  叶继春,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甬江实验室-宁波材料所联合超宽禁带半导体中心主任,宁波市政协委员,致公党镇海区综合支部副主委。

  一次机缘举家回国

  叶继春是浙江宁波人,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硅谷Spanion(AMD spinoff)半导体芯片公司和太阳能业内闻名的初创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在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和材料等领域具有25年的研发积累,在工艺开发、工艺集成和器件设计与制备表征等领域内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2010年,我在美国与出访的时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所长崔平有一面之缘。知道家乡有了这样一个高能级平台很兴奋,之后也有关注材料所的发展。没想到一年后突然收到一封邮件,邀请我加入材料所,最终促成了举家的回归。”在妻子的支持下,2012年8月,叶继春一家买了单程机票飞回了故乡宁波。

  归零重启科创之路 

  回国加入宁波材料所,对叶继春而言,实际上是一场“归零”重启的征途,一路伴随着困难与挑战。“回想当初刚回到宁波时,本地的半导体研究与产业基础还相当薄弱,不具备开展相关研究的条件。”据叶继春回忆,为了对本地的半导体产业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他和团队五六个人一起,自己开着车,走访了宁波众多相关企业,掌握了第一手的信息。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在半导体产业与光伏新能源产业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工作,为宁波半导体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依据和参考。


  在科研工作上,叶继春和团队审时度势,把脉科研方向,率先开展了基于管式PECVD路线的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打通了从原理到量产的技术通道,并成功实现了全方位产业化应用。此后,他们持续深耕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围绕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装备等内容开展创新,联合产业界同行共同开发了多项性价比高、面向量产的技术。

  在科研队伍的建设上,从最初的步履维艰,到如今已发展壮大至百余人的规模,包括26位全职科研人员(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0人,含4位国家级人才),同时培养着90余位研究生。“这一路走来,可能比自己创业当老板还要难。我不光要愁团队的经费,以钱养人,更多的时候还要以‘德’服人,凝聚团队的战斗力,为我们承担复杂科研攻关任务奠定基础。这一‘聚沙成塔’的过程,是需要我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勤奋和汗水。”叶继春说。

  作为团队负责人,近年来,叶继春先后发表300余篇论文,4篇著作章节,申请专利260项,授权120余项,团队完成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大装备项目以及浙江省、宁波市、企业等科研项目100余项。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导师等奖项。培养的博士生获得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一次。

  架起科技服务“连心桥”

  作为致公党镇海区综合支部副主委,叶继春也发挥优势全力支持支部工作的开展。在他的积极促成下,镇海支部成立了“红领巾少年科学院”,组织了“科技生日会”、科普夏令营活动,举办了“致爱未来 强国有我”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在推广科普知识同时,为助推地方科技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叶继春依托自身的专业背景,担任了浙江省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宁波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在这些平台上,他着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所在研究机构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市政协委员,他深入基层倾听一线科研人员的真实诉求,精准捕捉科研攻关中的难点、堵点,持续发出支持科研创新的“政协声音”。

  尽管已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但如今的叶继春依然葆有归国之初的赤子热忱。他依然是大家眼中的“大忙人”,不断地为家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抢占发展先机贡献着自己的“智动力”。说起对未来的希望,他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己朴素的追求就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能够带领团队,继续脚踏实地做真正有价值的科研,为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 楚闻)

Responsive image

热线电话

0574-8718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