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良:小轴承在毫厘之间“转出”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4-09-12 点击量:204金鑫轴承:宁波金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鑫轴承”)成立于1996年,坐落于洞桥镇树桥村,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是集设计、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专业生产微型轴承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2007年起和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配套合作,获得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宁波市信用示范小微企业、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质量创新奖等资质和荣誉。
一颗内径不到一厘米的“迷你”轴承,可能是一架庞然大物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宁波金鑫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良耕耘近30年,以匠心和创新铸就小小轴承,以此拓展出广阔市场。
婚后的杨金良一边开电器店一边兼职跑出租车,一次偶然的载客经历,让他了解到了轴承。
杨金良很早就意识到,只拘泥于生产简单的低端轴承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而要进军高端市场,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动力。
2018年,金鑫轴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源于“产品质量波动不定”的6次订单撤销引起了多家重要客户的关注。面对与国际顶尖水平的显著差距,杨金良迅速组织了一场为期半个月的海外考察之旅,在参观了德国与英国的多家顶尖轴承生产企业后,他发现这些企业有着高度清洁的生产环境、严谨的管理体系以及远超金鑫当前水平的工艺精度标准。
受到此次考察的启发,金鑫轴承于2019年8月正式拉开了全面智能化转型的序幕。在德国客户的鼎力支持下,公司斥资约2500万元人民币,全面对标德国制造标准,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车间管理体系进行了彻底革新。同时,那些沿用多年的传统轴承设计图纸也被逐一替换,以适应新的生产要求。
经过升级,金鑫生产的普通级轴承在高度上的误差从120微米成功缩减至5微米以内。轴承毛坯的成型工艺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原先繁琐且耗时长的多道工序简化为“一次成型”的高效模式,每道工序的完成时间缩短至4.5秒,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经此次事件后,杨金良更加确定了创新的重要性。“近三年我们累计投入到研发中的经费差不多有1000万元,大约占营业收入的8%。”杨金良告诉记者,企业十分注重人才引进以及员工培养,目前拥有一支从事微型轴承生产行业20余年的专业人才队伍,专职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6%,还聘请了在外国工厂工作过的专家进行指导。
杨金良介绍,企业当前已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其中一款不锈钢轴承能在盐雾测试中168个小时内不生锈,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同时,金鑫轴承不断运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投入财力对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近几年产值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今天不创新,可能明天就被淘汰。”杨金良说,过去和现在,金鑫轴承都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而未来,创新也依然会是企业做好做强、拓展市场过程中的关键。
国内外高端市场,是杨金良早早就为金鑫轴承锚定的发展目标。 “目前国内轴承企业还是主要在中低端市场,这也意味着有大把的竞品和替代品。”杨金良说,“如果你不是不可替代的,找别人也是一样,那么客户为什么非要找你下订单?” 着眼于此,杨金良积极开展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如今金鑫轴承并未配备销售人员,却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自行找上门来”,正是因为企业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竞争力。 杨金良介绍,金鑫轴承专业研制生产内径1mm-45mm的精密微型轴承及高难度特殊结构精密微型轴承,产品具有高精度、高转速、高灵敏度、长寿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光伏、半导体、机器人、汽车、计算机、医疗设备等领域,产品技术创国内领先水平。 采访中,杨金良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特微型轴承,大约只有1/6个小拇指指甲那么大。还有一款内径1.5毫米的微型轴承,放在手上也几乎感受不到重量,这却是心脏起搏器的重要配件,让许多人的心脏能够稳定跳动。 “小小的轴承,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很基础同时也很重要的作用。”杨金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