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永庆:专注水利四十载 点亮科技共富路
发布时间:2025-03-19 点击量:129 奕永庆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余姚市水利局工作,从此与水利结下不解之缘。
1993年,奕永庆致力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与“水稻水稻,靠水养牢”的传统观念不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讲究“灌薄水、常露田”。“薄”是指灌溉水层尽量薄,除水稻返青期遇低温或高温灌深水外,每次灌水深2厘米左右,土壤水分饱和即可;“露”是指每次灌水(包括降雨)后,都要自然落水露田,淹灌连续超过5天,就应排水落干。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只改变灌水方法,不增加工程投入,能实现每亩“少灌一百方,多收一担粮”,因此在全省推广。2005年,该技术被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部门院校专家评为“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优秀案例,是全国唯一入选的水利技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题采访奕永庆时算过一笔账:奕永庆的节水灌溉技术至少可使每亩水稻节约用水100立方米,按照全国4.6亿亩水稻面积计算,若全部采用,每年可节约460亿立方米水,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2000年,奕永庆研究和推广经济型喷滴灌技术。他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降低喷滴灌工程造价,实现节能增益的重大突破。这些技术成果被创新应用于山区竹笋、杨梅、果桑、板栗及平原葡萄、西瓜、蜜梨、蔬菜等作物种植。之后,他又创新微滴灌技术并推广到兔场、鸡场、鸭场和猪场等。中国工程院院士茆智调研后评价:“这项技术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途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奕永庆还获得了被誉为“水利系统诺贝尔奖”的国际节水奖,并拥有几十项发明专利。他的科研成果在帮助农民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奕永庆被单位返聘五年,2016年,他从余姚市水利局退休,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然而,他非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到全国各地开展讲座,讲授节水灌溉技术知识,并到多所知名大学给水利专业学生讲课。
在他的讲座中,复杂的节水灌溉技术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枯燥的数据和理论被赋予生命,变得鲜活而有力。奕永庆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着一种理念——节水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激励大学生们投身节水事业,成为节水灌溉技术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奕永庆在退休后加入余姚银色人才智库,以银辉志愿者的身份,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正确使用节水灌溉设备,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他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收,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此外,他还联系灌溉企业,指导他们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奕永庆把他在多年实践与研究中积累的专业知识撰写成书,出版了《经济型喷微灌》《经济型喷滴灌技术100问》《喷滴灌效益100例》《喷滴灌优化设计》《节水灌溉设备选型》等节水灌溉著作,直到退休后,仍笔耕不辍。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农业节水协会评选全国农业节水科技突出贡献奖,奕永庆是20位获奖者之一。同年,他还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为解决水资源紧缺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奕永庆深入企业调研,根据每家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方案,为企业提供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为主的“海绵厂区”建设技术。2021年,在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他带领银辉志愿团队指导企业通过铺设地下蓄水沟、蓄水网管、雨水池等措施建设“海绵厂区”,每年帮企业节约水费上亿元。2021年,他们向余姚市委、市政府递交“海绵厂区”建设技术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得到推广。
奕永庆还把精力投入到科技帮扶工作中。2021年,他与银辉志愿团队成员在下乡走访中了解到,余姚市梁弄镇东篱农场在种植桑黄过程中,遇到温度、湿度、通风等管理难题,导致桑黄生长状况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奕永庆和团队成员通过长期蹲点、反复尝试后,搭建2000平方米的桑黄种植智能化大棚,严格控气、控温、控水,用二道过滤净化的自来水喷雾灌溉,让桑黄“住”上智慧小屋,保证桑黄生长期干湿相宜。
为提高渔业养殖绿色生态化程度,奕永庆开启“接单式”义务帮扶。2021年,宁波明凤渔业有限公司因5000亩甲鱼塘的尾水排放不达标而烦恼。奕永庆实地考察调研后,建议宁波明凤渔业有限公司建立小型化集中尾水循环处理池,减少渔业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并在堤塘搭建立体观光农场,利用循环池尾水浇灌果蔬。甲鱼塘上的“立体农场”和绿色“生态骨架”还获得了余姚市农业农村局的立项支持。
奕永庆今年已经74岁,仍在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奔走各地。他常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的话勉励自己:“人活一辈子总要给社会留点东西。现在讲‘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本。自己是花了国家和老百姓的钱才有了学习机会,要尽可能回报给社会、回报给老百姓才行。”他表示将继续在节水事业上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诠释“奋斗者永远是年轻”。来源:宁波通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