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志光:从舟山渔村走向宁波都市的奋斗者
发布时间:2025-06-27 点击量:10从舟山渔村的眺望少年,到宁波都市的企业管理者,邬志光用47年光阴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他走出海岛,从煤油灯下的苦读学子,到汽修车间的技术员,再到电镀企业的管理者,每一次身份转变都见证着他与时代同行的坚定步伐。山海赋予的坚韧与教育开拓的眼界,让这位渔村后代在都市版图上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他的故事里没有奇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这正是千万普通中国人的缩影——在时代浪潮中,用双手创造生活,用坚韧诠释平凡人生的光芒。
在舟山普陀的一隅,有个被青灰色山峦环抱、面朝浩渺东海的小渔村,1978年,邬志光就出生在这里。
那时的渔村,没有发达网络,木板房的窗棂,总在带着微微咸腥的海风里,被“啃”出沟壑。邬志光的童年,充斥着生活的艰辛,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捕鱼,每月随大潮出海的日子,对他而言是漫长的煎熬。他盼着父母归来,盼着日子能少些聚散,可渔村逼仄的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与发展,让这份盼望常落空。潮起潮落间,“靠天吃饭”的生存逻辑,像渔网经纬,早早织进他童年的骨骼。到了上学年纪,邬志光背着书包走进乡里的小学、初中。他说那时的学校,更多是“管孩子别闯祸”,可看似落后的教育,也在他心里泛起涟漪——一边是生存的艰辛,一边是未知的可能。而高中遇到的一位好老师,成了改变轨迹的关键。老师鼓励他奋进,让他坚信努力能挖掘无限潜力。当他翻开地图,指尖划过舟山到宁波的海域,那些海边落日、昏暗灯光下苦读的身影,都成了奔赴远方的注脚,隔海的城市,即将迎来这个渔村少年奋斗的痕迹。
1997年盛夏,来自宁波万里学院的信笺,带着海风的余韵跨海而至。这封信,抛下渔村的腥咸与海浪,成了打破山海屏障的钥匙,让邬志光第一次真切触摸到命运转折的棱角,从渔村少年,踏上学府新程,开启人生破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