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家族企业传承”教授观察笔记
发布时间:2025-07-11 点击量:29 留学归来,你愿意回“厂里”接班吗? 虽然听起来有些“魔幻”,但对于众多传统行业的“企二代”而言,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根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统计信息,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传统企业,以制造业为主,也包含一些常见的服务行业,如餐饮业、护理行业等。 如此数量庞大的传统企业背后是普遍的传承难题。众所周知,传统行业高度消耗时间、耐力,且工作环境算不上优越。这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九零后,甚至零零后接班人带来了两难困境:成长于物质富裕、选择众多的优渥环境之中,他们究竟该在看上去更为丰富有趣的外部世界闯荡,还是应该回到家中,接手长辈创下的企业?而在从小熟知但也远离多年的传统行业环境里,年轻“二代”们能找到工作的乐趣和人生的意义吗? 在长江,传统行业的同学们有时候会戏称自家企业为”厂里“,称呼自己为“厂二代”,而女同学则会被称为:“厂花”。每一位“厂二代”接班时,都会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自我撕裂、再度生长、重新自洽的过程;而“厂花”们面临的难题更加显而易见:在以男性为主的传统行业挑起传承重任,她们的接班历程更为复杂而艰难。 然而,年轻的好处就是充满着几乎没有限制的想象力。”厂花们“在面对接班难题时爆发的力量是巨大的,“解法”也丰富多彩。 一般而言,受益于女性在交流沟通上的优势,“厂花”们在回归工厂伊始时,会更容易与从小看她长大的家族长辈、企业元老处理好关系,从而为接手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友好的人际环境。当然,想要赢得普遍而持久的信任与支持,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长江有一位毕业于国际顶尖名校理工科的同学,在尝试了香港投行和内地国企等不同人生选项后选择回到了老家,从父亲手里接手了一家传统畜牧业工厂。 在接手初期的质疑声中,她凭借专业学术背景,改良了饲料配方,极大提升了养殖效益;又借鉴了金融行业和国企大厂的工作经验,把非标产品以及杂乱的信息流梳理完整,用更高效、更低成本、更精准的方式,对供应链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于是,一家传统的畜牧业工厂,在她的手底下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了数字化改革,销售额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从不足百万冲破千万大关。 另外一位“厂花”的家族企业是传统的餐饮行业。而同学自己在国外读的是商科,并对新兴科技颇感兴趣。 在面临接班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二者选一”时,她选择了“我全都要”——走上了一条创业式接班的道路:一方面,她从小耳濡目染,熟悉餐饮行业的基本门道;另一方面,她结合了互联网时代注重第一性原理的追求,对“连锁经营”进行模块化拆解,选定了易于标准化推广的茶饮赛道,开创了门店过千的新生代网红品牌。 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新生代企业接班人会因其良好的教育工作经历与传统行业格格不入,从而无力接班。 但在长江,”厂花“、“厂草”们展现了全新解题的思路:在传统行业全面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行业元素的全新再造、数字化的转型变革、运营理念的年轻化趋势,都在呼唤年轻一代以专业知识、国际视野和大胆变革的勇气,沿着长辈的道路,走出自己的天地。 在前行的途中,看似无关的过往经历常常带来创新的灵感;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行业接班还是家族传承,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