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刊中心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或给我们留言
制刊杂谈
您的位置:首页 > 企刊中心 > 制刊杂谈

企业内刊报喜多报忧少

发布时间:2021-07-27  点击量:637

  为什么企业内刊报喜多于报忧?原因有三。其一、与国内大的舆论环境有关。中国大的舆论环境是报喜不报忧,或者是报喜少报忧。时下,不少报喜不报忧的媒体为了活命,纷纷创办什么都市报、晚报。办报的风格有所改观,但是还是报喜多报忧少。有时是隔靴搔痒、有时是隔山打牛。其二、这是由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决定的。内刊是企业文化的工具,为企业文化服务的。而一个企业的文化又往往受老板、领导人的风格影响。中国的老板们大多是喜欢拍马屁的,内刊自然要拍马屁了。再者,中国的企事业单位,大多缺乏民主的体制,内刊要想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报喜报功成为内刊的重要使命。其三,受内刊的定位影响。内刊按照按读者类型不同,一般有三种定位:一种是面向外界关系单位为主的,内容很广泛,较少涉及本企业内容,以深度和观点独到吸引读者,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是以刊物的品味体现企业的层次的;第二种是主要面向客户、用户的,既宣扬公司的面貌,又给用户提供信息、技术指导,有半专业味道;还有一种内刊是对内的,主要是给员工看的,附带赠给关系单位。第一、二种内刊肯定报喜不报忧的啦!因为它对外嘛,家丑不可外传。第三种内刊有些会报喜也报忧,但是要做到不粉饰太平、不吹牛拍马是很困难的。

  刊拍马屁其实是与企业文化背道而驰的。谁都知道,内刊是为企业文化服务的。有些内刊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十分肤浅,认为喊一喊口号,写上几篇歌功颂德的文章,似乎就是在做企业文化工作,企业文化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者适在做企业文化的表面文章,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层面,而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都是精神层面的外部沿展。这些层面都是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因此无论组织企业文化活动,还是办企业内刊都要始终坚持企业文化精神层面这个核心。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吹牛拍马、不粉饰太平。对一个企业而言,最需要的不是内刊去粉饰太平,而是揭示问题、批判现象、教育员工,促进企业发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Responsive image

热线电话

0574-8718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