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或给我们留言
管理故事
您的位置:首页 > 品牌管理 > 管理故事

野马电池:立业先立人才,发展更要人才

发布时间:2024-09-23  点击量:187

 “别的行业没想过,我是一门心思做电池,精力十足。

眼前这位面容慈祥的老人谈起自己毕生的事业,眼睛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从十八岁开始接触电池行业,到年过半百创建浙江野马电池有限股份公司,余元康与电池结缘已经有了五十七个年头了。五十七年间,他在小小的电池上下苦工专研,用坚持和踏实,生动演绎了探索与创新的工匠精神。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企业之强在于强人”。

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野马今时今日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人才持之以恒的重视。在余元康创立野马电池之初的年岁里,中国制造型企业的水准还普遍处于低质量水平。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具有先见之明的余元康决定,要为企业引进一流的人才,“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人才不能缺”。

一马当先,吹响人才引进集结号

“野马要想成长为一流的企业,掌握一流的技术,就必须要有一流的设备和一流的人才。”从创立野马电池的一开始,余元康就有着这样清醒的认识。

在1996年企业成立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余元康大手笔引进60余名大专生、本科生及10余名高级技术人才。在当时,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大胆前卫的事情——纵然是在现在,如此庞大数量的人才引进对于初创企业依旧算得上是大魄力——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余元康“一门心思”想要做好电池的决心。

当这些高质量人才加入野马电池之后,立即进入到了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不同的部门中发挥各自所长。从一线技术到产品研发升级,从经营管理到市场推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推动了野马的快速起步发展,使野马从创立之初就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开始以稳健的步伐向更高更远的现代化企业进步发展。

也正是这一次人才引进“集结号”的吹响,为野马后来的扩张打下了扎实的人才基础。2007年,为了提升产能,余元康决定自主研发生产线。这一决定让当时行业内众多企业都觉得不可思议:凭当时野马电池这一家仅仅成立了仅仅几年时间的企业,有能力自主设计生产线?余元康却表现出了非常的自信:“外人看来,我们当时不过只是一家成立了没几年的小企业,但是从人才配置上来说,那时候的野马已经在国内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了,而人才才是决定企业技术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果然,这些跟随着企业一同成长起来的高端技术人才并没有辜负余元康的期望。从制订设计方案、调整路线结构,到最终的试验成功、正式投产,研发小组成功地自主设计开发了一批适合野马电池的特定设备,大大提高了企业对于无汞电池的生产效率。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这些还稍显稚嫩的高端人才,现在都已经在企业中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了。“所谓的人才,不仅仅是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人,而且还是能够和企业共同成就彼此、共同走得更远的人。”

谈及这些二十年来伴随企业一同成长的难得人才,余元康的脸上满是自豪和骄傲:“有他们在,我们的这匹‘野马’才能一直跑下去,永远不感到疲倦。”

父子理念一脉相承,青出于蓝引进大才

现在的野马电池,作为创始人的余元康早退居幕后,他的儿子余谷峰已全面站在了经营“第一线”。谈吐间不难发现,余氏父子两代人在企业经营思路几乎一脉相承,尤其是在人才战略方面更是如此。

“我父亲非常重视人才的力量,尤其是在我们这类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制造类企业,高质量人才的引进对于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我父亲创业开始到眼下的现在,企业的对人才的重视从来没有放松过。往大了说,这是为企业更加长远的稳步发展而考虑,往小了说,这也是我作为儿子对父亲理念的支持和传承。”

企业人才战略的继承与发展,在余谷峰的身上更多了一层父子之间精神理念传承的意义,这也成为野马电池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在主导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他对父亲所带领、培养起来的老一代企业人才极其敬重,在企业管理或者生产研发上遇到棘手的问题,也会虚心向他们请教;另一方面,余谷峰更加重视新一代年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并且经常多层次地与高校、职校、咨询公司合作,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虽然父子二人的人才战略理念相同,但是也有着细微的不同之处。余元康从年轻时就接触电池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与当时的众多创业者一同成长,他更看重国内本土了解国情的人才资源;余谷峰作为新一代的企业家,接受了更高等、更现代化的教育,他所着眼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借助人才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寻找出路。

2008年,日本电池行业巨头松下收购了三洋,这让时刻关注着海外市场变化的余谷峰格外留意。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市场踏出一条野马自己的道路,他决定效法前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先学习日本的技术和管理,才能打造出在日本市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于是,他费尽心机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日本工程师作为野马电池的专家顾问,专门负责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以及企业管理的提升。

引进国外高端技术人才,在敢为人先的宁波民营企业当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何让国外人才在国内的民营企业中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才是其中的关键。

日本专家一方面为野马的员工和管理层进行培训,将日本电池行业成熟的管理体系带到了中国;另一方面,也为野马电池开拓日本市场给予了针对性的市场分析和战略建议。源于这位日本工程师对产品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日本管理模式的了解,在他的协助下,野马电池在短时间内,不论是产品品质技术还是企业管理运行,都迅速达到了日本电池行业标准,也因此反过来成为日本松下如今参观学习的榜样。

时至今日,野马生产的电池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层层认证,远销欧盟、北美、亚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舞台,让民族企业更有底气、更有自信地面对全球贸易市场上的竞争。

引才更要留才,留人重在留心

企业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是一方面,但当人才进入企业之后,能否在岗位上长期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那又是另一方面了。如何留住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时时刻刻都要思考的问题。

提供丰厚的薪资福利、人才政策扶持,这些是大多数企业留住人才主要的方式,但是在野马,企业人才管理则更加强调“留人重在留心”。

每当有企业人才提出想要离开野马,去找寻更好的发展,余谷峰都不会过多的挽留。“留不住心,那么即使这个人留着,也是人在心不在,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还不如让其来去自由。”

余谷峰的这番话,颇有道家“无为”的思想在里面。在对待企业人才方面,余谷峰将自己作为企业领导人应该做的都做到——五险一金、福利待遇、关爱扶持,一样不落;面对企业员工的离辞,也能够顺其自然,不给员工过多的顾虑和压力。这看似是满不在乎的随意处事,背后却是“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大智慧。

“企业与人才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双方的珍惜和认同,除此之外,想用领导架子来施压、刻意强求,都会适得其反。如果企业领导、企业各类人才和普通员工能发自内心地高度融洽,企业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在这样开放的理念下,野马从没有对辞离的员工关上企业大门,包括车间基层员工。这一措施的实施,真正留住了员工的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或许经过“走出去”后的两相比较,员工最终会选择重新回到公司,并且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工作。这样的宽松和包容,既是对人才此前为企业辛勤付出的“感恩”,也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对企业的一种自信。

实践证明,这样的举措为野马栓住了众多的“千里马”。尽管企业的人员流动依然会有,但是企业人才、员工们和企业之间则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夕,余谷峰刚刚签署了“总经理令”,为大学以上的工程、技术、销售人员统统予以提薪奖励。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企业要想成就辉煌的事业,就要善于引进、留住、任用每一个人才。人才的能力或有高低,但对于企业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作为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他们的才能能够在企业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二十多年前引进大批人才的余元康明白这个道理,从日本请来外国专家人才的余谷峰也明白这个道理。

对于野马电池而言,从创业之初走上引才之路起,这座山丘开始日渐巍峨,这片江河开始日渐宽广。如今的野马不仅通过人才战略成就了自己,也为宁波乃至中国的民营企业做出了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的新典范。

 

Responsive image

热线电话

0574-8718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