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志光:从舟山渔村走向宁波都市的奋斗者
发布时间:2025-07-07 点击量:3从舟山渔村的眺望少年,到宁波都市的企业管理者,邬志光用47年光阴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他走出海岛,从煤油灯下的苦读学子,到汽修车间的技术员,再到电镀企业的管理者,每一次身份转变都见证着他与时代同行的坚定步伐。山海赋予的坚韧与教育开拓的眼界,让这位渔村后代在都市版图上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他的故事里没有奇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这正是千万普通中国人的缩影——在时代浪潮中,用双手创造生活,用坚韧诠释平凡人生的光芒。
在舟山普陀的一隅,有个被青灰色山峦环抱、面朝浩渺东海的小渔村,1978年,邬志光就出生在这里。
那时的渔村,没有发达网络,木板房的窗棂,总在带着微微咸腥的海风里,被“啃”出沟壑。邬志光的童年,充斥着生活的艰辛,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捕鱼,每月随大潮出海的日子,对他而言是漫长的煎熬。他盼着父母归来,盼着日子能少些聚散,可渔村逼仄的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与发展,让这份盼望常落空。潮起潮落间,“靠天吃饭”的生存逻辑,像渔网经纬,早早织进他童年的骨骼。到了上学年纪,邬志光背着书包走进乡里的小学、初中。他说那时的学校,更多是“管孩子别闯祸”,可看似落后的教育,也在他心里泛起涟漪——一边是生存的艰辛,一边是未知的可能。而高中遇到的一位好老师,成了改变轨迹的关键。老师鼓励他奋进,让他坚信努力能挖掘无限潜力。当他翻开地图,指尖划过舟山到宁波的海域,那些海边落日、昏暗灯光下苦读的身影,都成了奔赴远方的注脚,隔海的城市,即将迎来这个渔村少年奋斗的痕迹。
1997年盛夏,来自宁波万里学院的信笺,带着海风的余韵跨海而至。这封信,抛下渔村的腥咸与海浪,成了打破山海屏障的钥匙,让邬志光第一次真切触摸到命运转折的棱角,从渔村少年,踏上学府新程,开启人生破茧之旅。
40年,从渔村少年到技术管理骨干,他如何做到? 在时代的浪潮里,有这样一个人,用四十年光阴,谱写了一曲与中国制造业同频共振的奋斗之歌,他就是邬志光。 2000年,邬志光毕业后进入海军舟山基地汽车修理厂,从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技术员。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跨越,他没有丝毫退缩。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他不仅自己掌握了扎实的维修技术,还能清晰指导工人维修,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初步蜕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成为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块基石。 2014年,是他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他来到浙江吉利北仑公司试验中心。这里与之前的工作环境截然不同,崭新的实验车辆、精密的模块化作业流程,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汽车技术前沿的大门。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能,专业素养在这期间得到了飞速提升。
2017年,他又毅然加入宁波隆金电子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从汽修车间到电镀企业管理岗位,行业跨度极大,但他坚信汽修与电镀虽表象不同,内核都是严谨的技术产业。面对陌生领域,他虚心向前辈请教,从基础的工艺流程、管理规范学起。办公室里,他埋头研究技术资料;车间现场,他仔细观察每一道工序。凭借着对技术本质的尊重和持续学习的韧性,他成功完成了从专业技术人才向复合型管理者的转型 。 翻看邬志光的工作笔记,上面清晰记录着技术演进的轨迹,从传统工具到智能系统,见证了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伟大跨越。他的经历就是改革开放中技术从业者与国家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生动缩影。 邬志光用行动诠释了:真正的技术人,不仅要有精通某一领域的能力,更要有穿透行业壁垒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智慧。在技术的无垠疆域里,拓荒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始终朝着能力的边界迈进,而他正是这样一位无畏的拓荒者,在时代的淬炼中熠熠生辉。 在东海之滨的舟山与繁华的宁波之间,邬志光的足迹串联起一位普通党员的成长与奉献。从渔村少年到企业骨干,从入党积极分子到社区先锋,他以行动诠释着“党员”二字的重量。 大学时期,他跟随学校团队深入舟山群岛,为贫困家庭修理电器。崎岖的山路、咸湿的海风,挡不住他走家串户的热情。一台老电扇、一部黑白电视机,在他手中重获新生,而乡亲们的声声感谢,更让他明白“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定居宁波后,他将党员责任融入日常。小区房屋渗漏,开发商推诿责任,他挺身而出:“我是党员,这事我来牵头!”带领业主谈判、推动维修方案落地,他用实干化解邻里难题。垃圾分类、社区治理,他总是带头行动,用点滴实践点亮“先锋模范”的光。 “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邬志光常怀感恩之心,也将这份责任感传递给下一代。他对女儿说:“我不要求你将来有多成功,但一定要做个有责任、有理想的人。”这份传承,正是党员家庭最珍贵的财富。 “党员不是挂在嘴上的称呼,是要干出来的。”邬志光的话朴素却有力。他的故事,是无数基层党员的缩影——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初心为灯,以责任为桨,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在平凡岁月里,他从舟山小山村走向宁波的安稳生活,用奋斗诠释拼搏的力量,以党员标准为身边人树立榜样。他心怀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热忱,时刻准备发挥先锋作用,也将希望的火种传递给孩子。 他的故事虽平凡,却有着细微裂缝冰面下的强大力量。他深知,哪怕渺小,也要弄出动静,让生命变得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