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或给我们留言
管理故事
您的位置:首页 > 品牌管理 > 管理故事

中通物流创始人励祥敏:知道要做什么,永远比知道怎么做重要

发布时间:2025-07-07  点击量:3

 作为中国零担货运企业届的代表人物,物流老将励祥敏对行业水温尤为敏感,从90年代进入零担货运行业,到千禧年代设立物流基地开展网络化运营模式,再到如今自建冷链智慧园区切入全温区供应链仓、运、配一体化管理,他很清楚自己该带领中通游向哪里。

 

创业近30年,励祥敏把中通物流从一家由50平方米办公室、一辆二手货车、四五个员工组成的托运部,变成了拥有17.6万平方米仓储面积、近200辆货运车辆、关联4800余人从业人员、年营收近10亿元的国家AAAA级综合型物流企业集团。他和中通物流的发展轨迹,是时代发展和个人奋斗的重影交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帮裁缝让宁波成为时尚之都、东方霓裳,服装是彼时热气蒸腾的行业,励祥敏也在这样氛围下进入宁波一家服装厂从事销售工作。随着工作深入,励祥敏发现,市场经济起步阶段,产品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是交通、是运输。


彼时,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缓慢,铁路运输成为满足物资流通的单一运输方式。然而铁路运力十分紧张,运输有名额“计划”,企业没有计划份额,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干等着。“铁老大”称霸的年代,很普遍的现象是,谁能拿到铁路运输“计划”,谁就能赚到钱,走南闯北跑销售的励祥敏感受最为明显,于是他萌发了做铁路“货代”的想法。头脑灵活的励祥敏很快付诸行动,为奉化、象山一带从事海产品加工的冷冻厂代理铁路冷藏车运输,高峰时期,每年经他安排的铁路冷藏保温车占到了铁路宁波北站的60%以上,帮助诸多冷冻厂解决出货难困境的同时,他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到90年代中,公路运输行业两个关键变量逐渐发力:一是国有公路运输公司改革,机制向民营企业开放;二是高速公路建设提速,全国路网初现雏形。“民营运输公司迎来了春天”,励祥敏预判,范围更大、机制更灵活的公路运输,必将孕育更加广阔的市场。基于此,1996年,励祥敏拿出此前积攒下来的几千元,在江北区人民路找了间50平方米的办公室,买来一辆二手货车,请来三四个人,挂牌成立了甬通货物托运部。中通物流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延展。

 

励祥敏的创业起点是在一个市场规则有待完善的草莽年代,江湖水深,学会识势、顺势、借势显得十分重要。初期在火车站、码头闯荡时,作为“新人”他靠借势免去了许多麻烦;创立甬通时买来的那辆二手货车,卖家是宁波企业音王,接手货车时,励祥敏顺势揽下了企业的运输业务,揽来了甬通的“开门红”。在那片属于勇敢者的“乐园”里,励祥敏人如其名,用机敏淘来了中通物流的火种。

“先把宁波市场拿下,再想后面的事。”企业刚成立时,励祥敏心里首先想着的是如何打通宁波发往全国的运输通道,这是甬通名字的来由,兴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没过多久“后面的事”就接踵而至。


托运部成立后,励祥敏单枪匹马打通了宁波到武汉的零担运输专线,并大获成功,但宁波企业都有货发全国的强劲需求。“尽快满足市场需求,抢先打通运输通道”,励祥敏敏锐地感受到了商机,认识到单线运输的局限性,并提出“多线并举”的策略,陆续开辟宁波到广州、深圳等珠三角专线、沪苏锡常宁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的运输专线,同时宁波到东北、西南、中南等一些主要城市的线路也相继开通。他将此时的甬通货物托运部改名中通联运公司,提出“货托中通,物畅其流”的品牌语,志在寻求更加宽广的全国市场。

2000年前后,励祥敏逐渐接触到“物流”概念,在义乌考察“物流基地”时,基地高效运作、集约式的物流模式让他大受启发。回到宁波没多久,励祥敏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成立了宁波市第一家以物流命名的物流企业,同时在江北区上马了宁波第一个物流基地。基地的建立,让宁波拥有了一个物流大市场,需求方在一个场地就能完成对全国范围内的货品转运,极大方便客户发货的同时,结束了宁波物流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出一股强大的物流运力。此外,励祥敏还提出物流“特许经营加盟店”的概念,让基地的组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通联运也在那时正式更名为中通物流。

 

基地建设让企业发展全面提速,中通物流品牌迅速建立、业务范围急速扩大,但与之而来的是令励祥敏深受困扰的管理问题:在激增的货量车流中,如何高效完成车辆和货品的调度安排。

Responsive image

热线电话

0574-87189651